-
纵观全国,消费市场呈现从“量的扩张”向“质的提升”深度转型。各地创新消费供给的新故事,不断彰显我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。
-
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,新疆把自身的区域性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中,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,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立足资源禀赋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-
“石榴籽”的比喻,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新疆考察期间听一位维吾尔族乡亲说起的。这句源自生活的质朴感言,触动了总书记的心弦。
-
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与日本侵略者作战、坚持时间最长、条件最艰苦、牺牲最惨烈的一支抗日武装。在白山黑水间,他们进行了长达14年不屈不挠的斗争,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。
-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为资源型地区发展把脉指向,要求“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”“争取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”。
-
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。科技是生态治理、探索人与自然共生新边界、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,是实现绿色发展、守护绿水青山的有力支撑。
-
近年来,区域、城乡、校际、群体间的教育差距,在政策引领、数字赋能、资源优化下不断缩小。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,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,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、对未来有希望。
-
7月的西北内陆,一场大雨来得猛去得也快。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村民苏金萍,开着一辆皮卡车一溜烟钻进了村头不远处的一片葡萄园。
-
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优质木本油料作物,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。目前全国种植面积超过7000万亩,茶油年产量突破100万吨,是国家粮油安全的重要补充。
-
盛夏丽江,艳阳高照。玉龙雪山脚下的云南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,一座座智能温室大棚里,炽热的阳光穿过散射玻璃顶,变得轻柔和煦,洒在一枝枝竞相盛放的玫瑰花上。
-
“一根甘蔗实现‘吃干榨尽’。这是一个附加值很高的产业!”习近平总书记对糖业循环经济的关心关切,激励着行业从业者不断延伸产业链,把甘蔗“榨”出更大的价值,实现“从一根甘蔗到全产业链增值”。
-
“港口是基础性、枢纽性设施,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。”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港口考察,聚焦现代化港口建设,擘画新时代港口发展蓝图。
-
谋求技术产业升级、寻找产业链发展新动能、盘活闲置资源促进要素流动……当前,县域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,各地资源禀赋不同、发展路径各异,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,编织出“城尾乡头”的发展经纬。
-
循着“四个面向”的指引,科技与产业深度交融、同频共振,源头创新蓬勃涌动,前沿成果加速落地,越来越多的“创新力”转化为实实在在的“生产力”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。
-
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北地区荒漠化防治工作,提出打一场“三北”工程攻坚战,强调“要突出治理重点,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”。
-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,指出“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,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,也属于子孙万代”,强调“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、传承好、传播好”。
-
近日,记者来到长江上中下游的三个长江村,聆听这些依江而生、因江而兴的村落唱响新时代“长江之歌”。
-
从实验室到生产线,从科研院所到产业园区,处处是科技工作者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,创新活力竞相奔涌。
-
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关怀备至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一系列战略部署充分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历史性变革。
-
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,我国各地创新实践,推动绚烂多彩的地方非遗技艺不息传承、韵味悠长的古城村落文旅深度融合、民族特色传统文化IP加速国际化……特色文化产业正焕发新的光彩。